7月14日,省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邹凯到万载县调研指导村(社区)残疾人协会工作,宜春市残联理事长刘友亮、万载县政府副县长潘集章陪同。
邹凯一行听取了万载县村(社区)残疾人协会工作汇报,并深入康乐街道北门社区、马步乡泉塘村、带塘村进行实地调研,对万载县村(社区)残疾人协会创造性开展工作表示肯定。他指出,加强和改进村(社区)残协工作是深化基层残联改革的关键环节和重要着力点,对于残联组织强基固本、履行职能、打通联系和服务残疾人的“最后一公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省残联把加强和改进村(社区)残协工作作为今明两年的一项重要工作,做到试点先行,边探索边总结。万载作为试点工作县,把加强村(社区)残协工作作为探索基层治理的一种有效方式,与党建工作结合起来,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从解决残疾群众需求和期盼入手,夯基础、建网络、明机制,积极推动工作开展,做到有人管事、有规可循、有钱办事,通过搭建平台,采取工作推进会和逐级培训等方式,不断提升基层残联工作人员水平,为其他县市开展此项工作提供了经验借鉴。
年10月以来,为推动村(社区)残协试点工作开展,万载县残联积极争取领导重视和部门支持,与县民政局、人社局、财政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村(社区)残疾人协会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残协组织构架、残协工作职能、专职委员队伍建设和资金保障,开展了试点探索工作。全县1.6万名残疾人,按20个左右的残疾人设置一个残疾人小组,全县个村(社区)共设置个残疾人小组,每个小组设立1名联络员。做到夯实基层基础,确保村(社区)残协工作延伸到边,搞好结合文章,确保村(社区)残协工作落到实处。试点以来,村(社区)残疾人工作队伍壮大了,基层残疾人工作者的职责更明确了,基层残疾人的工作更加到位了,残疾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大大增强了。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