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县财政部门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提升财政管理水平为抓手,紧扣县委“融入宜春、聚力园区、双城联动、特色彰显、宜业宜居”工作思路,用活用好“加减乘除”法,推进财政管理工作不断完善。
(一)勤于做“加法”,重点是拓财源。一是在挖潜增收上下功夫。加强收入监测调度,盯紧财政发展“短板”和薄弱环节,积极协调税务部门,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税种、重点企业征管,细化征管措施,做到应收尽收,努力降低不利因素对财政增收的负面影响,确保财政收入平稳均衡入库。二是在财源培植上下功夫。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建设安全绿色发展示范区,为工业园区发展充分赋能,提高服务水平,充分释放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对财税收入的牵引拉动作用。三是在盘活存量上下功夫。按照上级文件精神,我县对财政专户和部门预算结转结余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下发了《关于做好清理结转结余资金工作的函》,明确结转结余资金清理的范围以及相关要求。截止目前,我县共计收回存量资金.4万元,其中统筹使用.6万元、按原用途使用.8万元,统筹使用资金优先用于“三保”和重点民生领域。
(二)勇于做“减法”,重点是降费用。一是坚持精打细算,真正落实过“紧日子”的要求。按上级要求,我县坚持有保有压,严控政府追加事项,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和“三公”支出,强化“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三保防线,调整绩效不高项目的资金安排,用政府的“紧日子”换群众的“好日子”。二是积极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认真执行中央、省、市关于减税降费、简政减负的政策,做好政策辅导,加强纳税服务和重点企业联系帮扶,做到规范服务提质、自助服务提效、优质服务提速,截至10月底,我县减免各项税费达万元,用“真金白银”为企业“减负”。三是强化财政投资评审。1-10月份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完成政府性投资项目评审个,送审金额17.6亿元,审定金额12.7亿元,核减金额4.9亿元,核减率28%。
(三)善于做“乘法”,重点是激活力。一是完善直达资金机制。我县按照上级有关做好直达资金的要求,牢固树立一盘棋意识,压实资金监管责任,及时拨付直达及参照直达管理的资金,截至10月底,我县共拨付资金万元,直接惠企利民。二是加大财政对企扶持力度。落实花炮产业发展政策,做好落后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整顿退出工作,支持花炮企业整改提升做优做精,推动花炮高质量发展,前10个月共拨付家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奖补资金.5万元。三是着力化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扶持力度,兑现奖励扶持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有效激发微观主体活力,促进经济增长。截至9月底“财园信贷通”在贷余额.6万元,惠及企业户。
(四)敢于做“除法”,重点是提效率。一是推行民生资金“码”上监督新机制。上线“码”上监督平台,平台设有民生项目、到户资金、村级“三资”、乡村振兴、信息公开和投诉举报等六大版块,群众一键可查询,随时可举报,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二是贯彻预算管理改革部署,上线预算一体化系统。年9月26日我县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中完成第一笔国库集中支付业务并清算,标志预算一体化系统在我县正式上线。三是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依托采购平台,构建公开透明、有序竞争的政府采购营商环境;履行财政职责,指导我县预算单位按时间进度和平台预算份额加快执行进度,确保所有预留份额在12月31日前在平台完成采购。
万载县财政局曾文丽
年11月22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