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王丹
“现在绕城公路修好了,进城的大货车数量减少很多,大货车带来的灰尘和噪音也随之减少,城里也不像以前那么堵了。”家住万载县将军西大道旁的居民谈起新修好的绕城公路时高兴地说道。完善绕城公路改造项目是万载县去年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工程之一,这个项目的建设对于缓解县城交通压力,拉大城市框架有着积极意义,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
万载县自年开始开展重大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试点工作以来,以“民声”定“民生”,让“实事”好“实施”。
广纳民意让政府决策接“地气”
每年11月,万载县人民政府就以各种形式和渠道广泛征集“两代表一委员”和社会各界关于下一年要实施的民生实事项目的意见建议,倾听人民群众意愿。人大代表进站接待选民、进站开展调研,广泛“听民声”,确保呼声最高、需求最急、受惠最强的民生实事项目纳入候选范围。候选民生实事项目由县政府主导,按行业主管部门筛选初定——资金、用地等要素保障部门论证——县政府常务会和县委常委会审议等程序,最终确定了每年度重大民生实事人大票决候选项目。
民主票决让代表履职有“底气”
为使代表们在审议年度重大民生实事候选项目情况时更加有理有据,万载县人大开展以代表团为单位组织人大代表在会前对候选项目进行集中视察,安排专人讲解,确保代表们对候选项目有更深刻的认识,为做好票决制工作打下良好基础。民生实事项目票决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将候选项目形成过程、项目规划和资金安排等印制成册,提前印发给全体代表,经分团审议、主席团研究讨论后提交大会表决。票决结果现场公布,并及时向社会公告。
监督测评让项目落实有“硬气”
万载县人大对民生实事票决项目进行系统检视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改进,从而建立“征集——筛选——票决——实施——监督——评价——改进——见效”的闭环模式。组建专项监督小组,对项目开展现场督办,进一步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县人大常委会严格落实“年中一督查、年终一视察”的跟踪监督机制,定期组织部分市县乡三级人大代表对项目的进展情况、工程质量、资金使用等情况进行检查,助推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见效。
“通过探索实践,我们深切感受到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不仅提高了民生领域项目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法治化水平,有效解决了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是人大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监督权和发挥代表作用的新途径。”万载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龙雷君说。
审签:朱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