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不景气青岛碱业靠补贴扭亏
张国栋
企业扭亏为盈,但之前的亏损窟窿大多靠*府补贴填平的,这样的事情就发生在青岛碱业()身上。
5月14日,青岛碱业对外公布了其修订后的2013年财报。该公司去年营收虽然同比下滑5.36%,但当期实现净利润2428.74万元,扭转了2012年亏损2.55亿元的尴尬。
对于能够扭亏为盈,青岛碱业在公告中称,该公司去年经营性亏损1.11亿元,但
因公司在8月份收到青岛市财*局拨付的限产减排奖励资金1.6亿元,对公司利润产生了正面影响
。
受此影响,青岛碱业2013年度实现利润2705.88万元,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也顺利扭亏为盈。
《第一财经》梳理发现,青岛碱业所获*府补贴不止1.6个亿。自2011年算起,这家公司拿到的*府补贴逐渐增高,2011年为971万元,2012年增加到1300万元,去年则突破亿元大关,达到了1.73亿元。
除却*府补贴的因素,该公司去年也曾在减亏增效方面作出诸多努力:通过对量、本、利分析,该公司适时调整了产量品种生产计划,确定最佳生产规模;还加强平稳生产,严格工艺指标控制,全年降低成本821.52万元。
此外,由于面临青岛市老城区企业搬迁改造,该公司在去年正式启动了搬迁转型升级发展工作,确立了公司
一南一北
规划项目,
一南
即在董家口临港产业区实施新材料项目,现项目论证已近尾声,
一北
即在平度新河化工园区实施8
万吨/年硫酸钾联产氯化钙小苏打循环经济项目、20
万吨/年缓控释肥项目,目前项目建设正在按计划快速有序推进
。
这些举措,依然难以抵挡大环境的冲击。
据了解,青岛碱业的产品所在行业均处于产能过剩的状态,虽然国家将加大调整产业结构,但在相关调整*策措施产生效应之前,市场低迷的状况在一定时期内仍将持续。
以主导产品纯碱为例,去年,国内纯碱市场持续了此前低迷态势,到二季度,企业间竞争更加激烈,价格战白热化,国内部分纯碱企业甚至不得不采取限产保价的措施。
三季度纯碱市场略有好转,然而这种趋势仅仅延续到了11月份,12月份纯碱价格又有所回落。
该公司在公告中称,纯碱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没有得到真正解决。
卓创资讯氯碱分析师赵琳曾在接受本报采访时称,市场疲软、需求不旺、价格下跌、竞争惨烈,一度成为相关企业面临的窘境,因为长期赚不到钱,国内一些企业甚至已经逐步在剥离其碱业务。
市场的波动同样也给青岛碱业的生产经营带来压力。
根据公告披露,该公司去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亿元,仅完成预算的80.83%,同比降低5.36%。而由于纯碱、复合肥产品市场低迷,其纯碱销售收入同比降低了7.86%,复合肥产品销售收入同比降低了6.4%。
值得关注的是,2014
年国内纯碱市场仍不容乐观,青岛碱业的主要产品仍面临产能过剩、下游行业需求低迷、价格短期内难以回升等情况,受此影响,其应收账款、存货和固定资产存在较大的减值风险。公告显示,青岛碱业2013年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合计558.95
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