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载县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一个调皮幼儿的转型75431
TUhjnbcbe - 2020/6/9 11:25:00
北京中科医院诈骗曝光

一个调皮幼儿的转型


摘要:如何对班级“调皮”幼儿进行教育,使他们既发挥个性特长,促进良好发展,又能很好地遵守班级常规,成为大家喜欢的幼儿呢?本文从实践出发,通过对个案的观察与分析,并对案例中的调皮幼儿实施了有效的策略,最终在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下,使得这名调皮幼儿在行为习惯上有了很大的转变。


中国论文


关键词:调皮幼儿;转型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8-114-001


每个班级似乎总有一两个特别让老师头疼的调皮幼儿,这里的“调皮”幼儿是指在集体中经常表现出精力旺盛、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差、常有攻击性和破坏性行为、喜欢恶作剧、爱发脾气且不遵守班级常规的幼儿。如何对这些调皮幼儿进行教育,使他们既发挥个性特长,促进良好发展,又能很好地遵守班级常规,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现在我将在实践中对一个调皮幼儿转型的一些体会和策略与大家分享。


一、建立背景资料


1.基本资料。姓名:赵高雄;性别:男;出生年月:2008.9;是否独生子女:是;主要教养者:爷爷奶奶;家庭主要成员:爷爷、奶奶、爸爸、妈妈。


2.主要表现:精力旺盛、故意破坏玩具、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差、常有攻击性行为、习惯差、喜欢恶作剧、不遵守班级常规。


3.分析原因:高雄在家是独生子女,爸爸妈妈工作也比较忙,无暇顾及孩子。爷爷奶奶非常宠爱孩子,导致孩子很多坏的行为习惯长期得不到纠正。


二、观察及分析


镜头一:在集体活动时,孩子们都按老师的要求在动手操作,高雄却像疯了似的满教室到处跑,有时候嘴巴还会故意发出来一些怪叫声。


镜头二:午睡时间到了,小朋友们一个个排好队去卫生间迅速小便洗手。唯独高雄一个人迟迟不出来,他一人在卫生间玩水,把整个地面弄得又潮又脏。


分析:


父母对孩子管束没有限度;望得到他人的关注;精力过剩;好奇心很强。


三、实施的策略


阶段一:运用内醒智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


加德纳认为内省智能可以使孩子更易走向成功。具体的方法如下:


(1)绘画,了解自己的不足


第一步,我会请幼儿绘画一个大大的自我头像,包括五官和头发等。第二步,我请幼儿先想想在自己身上存在哪些坏毛病,让幼儿用绘画毛毛虫的方法,在自己刚才绘画的头像上根据自己坏毛病的严重性绘画大小不一的毛毛虫。


(2)观察,厌恶自己的不足


当幼儿绘画完后,原来一张光滑可爱的脸瞬间变成了爬满毛毛虫的头像,这在视觉上给了孩子一种很大的冲击,让孩子自己都有种厌恶的感觉,从而产生一种要消灭自己缺点的强烈愿望。


(3)标注,改正自己的不足


在幼儿感受一番后,老师要依次询问孩子每个毛毛虫具体代表着自己的哪个坏毛病,并用红笔在旁边标注,让幼儿进一步认识到自己缺点的严重程度。


在完成三个步骤后,我会鼓励孩子从最容易改正的缺点人手,如果连续两周这种情况消失,就可以再绘画一张毛毛虫变小的自画头像,如果再继续两周这种坏毛病一直没有出现,就可以在小毛毛虫的身上贴上小红旗,表示自己终于战胜了。


阶段二:代币管制法,改正自己的不足


代币管制法是用奖励手段来强化良好行为的一种行为治疗方法。代币有许多的形式,在幼儿园常用的有小红旗、塑料片、五角星等。在本案例中我主要运用的代币是小印章,以下是我对高雄采用的代币管制的具体操作方法。


在制定代币管制法时我充分征得家长和孩子的同意,与孩子商量,并每天根据孩子的表现兑换相应的印章。回到家后家长也根据孩子得到的印章兑现相关的奖赏承诺。经过几周后,发现孩子的调皮行为明显改善了很多。


四、效果


通过一学期的观察以及家园的密切配合后,孩子在各方面表现比以往都进步了很多,自控能力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会约束自己的行为,在与同伴相处中很少有咬人等攻击性行为。这些进步与老师和家长教育方法的一致是分不开的,所以要想孩子有所变化,首先家长的教育态度和教师采用的策略是非常重要的,两者缺一不可。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个调皮幼儿的转型75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