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彭小娟
“现在校外培训机构少了,孩子周末再也不用东奔西跑上各类补习班,大部分作业在学校就完成,学校还安排了各种社团活动,这既为孩子减了负,又能为家庭减轻经济负担。”谈起“双减”政策,在万载县大部分家长都有这种感受。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万载县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的教育问题,通过人大代表调研、审议、督促等多种途径,推动我县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处培训负担,确保“双减”工作落地落实。
以“研”掌情,打好开拳之局。
万载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双减”工作专题调研,听取教体局、文广新旅局以及部分乡镇等情况汇报,召开座谈会,与中小学校校长、人大代表、教师及家长代表多人进行深度交流,实地走访全县中、小学校和培训机构18家,听取意见建议30多条。通过多层次的了解,调研组全面掌握了第一手翔实资料,打好了工作监督的开拳之局。
以“审”明责,攥紧出拳之力。
为了让听取和审议县人民政府专项工作报告的监督形式更加具体、更加有力,县人大常委会围绕我县义务教育“双减”主题话短板、议不足、谋良策。在肯定全县义务教育“双减”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指出工作中还存在对“双减”政策认知度和执行度不一,课后延时服务补助因区域、校际差异影响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积极性,校外培训机构监管不足等问题。通过认真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更加攥紧了监督的力量。
以“改”促效,守好护拳之道。
县人大常委会把问题整改作为监督的后半篇文章,把常委会的审议意见交由县人民政府研究处理,并对落实审议意见进行跟踪监督。比如,针对“教师工作时间长,负担重,各种信息采集、网络投票、安装各种APP等各种社会事务进校”的问题,县政府进一步优化了教师资源配置,落实《万载县教育改革发展重点工作十五条》,减少社会事务进校园对学校的干扰,减少学校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
今后,万载县人大常委会将把“三拼三促”抓落实要求与日常监督工作相结合,持续跟踪督办有力督促有关单位抓好“双减”工作落实和问题整改,确保减“量”不减“质”,全力推动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
审签:朱磊